全文预览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28 |  大小:263KB

文档介绍
价值进行讨论,因为中国美学关于自然的重要概念是在此时基本成形的;Р(4)在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寻找古代的生态伦理智慧,并阐明它对于改变当今日益同质化的全球符号生态域的指导意义。Р六、研究方法Р就理论研究的部分,追求系统性和独创性,将文化文本作为文化的基本意义单位来进行理解。在研究方法上不盲目跟从已有的文化模式描述和文本分类,而是采用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来对整个文化符号学系统进行构建,以取得学术原创性。Р其它四个子课题则是以符号学为基本方法论,将历史和逻辑相结合,观照当今中国文化现状和发展趋势,构建出科学性、人文性、理论性和操作性相统一的“信息社会符号学”、“消费文化与商品符号学”、“传统符号学”、“生态符号学”等符号学体系。Р七、突破与创新Р1.本课题从关于符号再现与文化制约的理论开始,提高到文化哲学高度,务必坚持理论的抽象品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理论具有可操作性,能在今后遇到的其他问题上继续适用。Р2.本课题的各子课题处理当今中国文化四个最突出最典型的问题,具体现象具体分析,拒绝停留在现象上,务必对面对的局势给予总结,不仅看到问题,而且具体提出解决的方式,拒绝陷入悲观主义。Р3.本课题始终把眼光放在中国文化的当今局面估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这是本课题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但是本课题把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放到世界格局之中观察讨论,这样才不至于停留在就现状谈现状,使现象不至于落入浅平化的描述。Р4.本课题不停留于现象总结,也不满足于“警告世人”,而是指出中国文化各种可能的发展前景,,从符号学学理出发,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建议,争取中国文化更美好的未来。Р本课题总负责人长期在美国、欧洲从事文化研究的教学,对文化研究的各种学派比较熟悉,与这个学科的学者,有个人交往。课题负责人从八十年代中期已经开始进行整理、编辑、研究他们的成果。二十年来,已经积累一定数量的论著。Р八、项目管理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