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ntf("%c<-%c:nopath\n",g.vexs[i],g.vexs[v0]);}intmain(){graphg;init_graph(&g);shortpath_dijkstra(g);system("pause");return0;}从A点开始,寻找到其余各点的最短路径截图如下:4.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给出LSA算法的主要思想。1、路由器初始化(所有节点的)状态记录集参数,将它们的长度设为“无穷大”,标号设为“暂时”。 2、路由器更新与源T节点直接相连的所有暂时性节点的状态记录集。 3、路由器在所有的暂时性节点中选择距离V1的权值最低的节点。这个节点将是新的T节点。 4、如果这个节点不是V2(目的节点),路由器则返回到步骤5。5、如果节点是V2,路由器则向前回溯,将它的前序节点从状态记录集中提取出来,如此循环,直到提取到V1为止。这个节点列表便是从V1到V2的最佳路由。(2)通过图表算出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并给出每个节点上的转发表。AB:A->E->D->C->B最小成本为:6 AC:A->E->D->C最小成本为:5AD:A->E->D最小成本为:3 AE:A->E最小成本为:1BD:B->C->D最小成本为:3 BC:B->C最小成本为1BE:B->C->D->E最小成本为:5 CD:C->D最小成本为:2CE:C->D->E最小成本为:4 DE:D->E最小成本为:2(如果是源节点与目的节点反过来则路反过来即可)各个节点的转发表:目的地链路B(A,E)C(A,E)D(A,E)E(A,E)A:目的地链路A(B,C)C(B,C)D(B,C)E(B,D)B:目的地链路A(C,D)B(C,B)D(C,D)E(C,D)C:目的地链路A(D,E)B(D,C)C(D,C)E(D,E)D:目的地链路A(E,E)B(E,D)C(E,D)D(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