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加载荷进行摩擦,经过摩擦处理后,纯铜表层发生严重塑性变形。纯铜塑性变形层厚度为200~400μm之间,变形层深度随载荷、速率升高而Р增加,在200cycles即接近饱和。变形层沿深度方向呈梯度变化分布,其亚表层呈梯度结构,分别为塑性流动层、变形层和基体。最表层晶粒尺寸达到纳米量级。Р 实验步骤Р 1)线切割Р将长200mm、宽200mm、高6mm的铜板用线切割机切割出四个直径为60mm、高6mm的圆形铜板。Р图为线切割机;Р使用高温摩擦磨损机进行摩擦磨损试验Р 将四块试样分别以不同的加工条件进行摩擦磨损,由于我们在检验时需要一个平面,而实验设备只能摩擦出一个圆环,所以我们选择在一定的半径范围内进行实验,每次推进1mm,做出一个半径5mm的圆环平面,方便试验后期的检验工作。Р图为正在进行摩擦磨损实验:Р Р 试样的加工参数:Р 试样一:载荷:1540克;电动机频率:10;电机转速:560转/分;摩擦半径:10~5mm;时间:5分/圈Р 试样二:载荷:1400克;电动机频率:10;电机转速:560转/分;摩擦半径:8~3mm;时间:30分/圈Р试样三:载荷:1300克;电动机频率:10;电机转速:560转/分;摩擦半径:8~3mm;时间:20分/圈Р图为计算机描绘出的摩擦系数与温度时间曲线:Р线切割Р将磨损好的试样进行线切割,将圆形试样切割为四个扇形试样。Р图为线切割:Р抛光Р从每份试样中选取一块试样对其中一个平面进行抛光。试样为扇形,我们选择摩擦面的横截面进行抛光,最终检测的是边缘晶粒的晶粒大小是否为纳米量级的晶粒。Р抛光时先用砂纸进行粗磨,然后再抛光机上进行抛光之后用水清洗然后吹干。Р图为切割好的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