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27 |  大小:687KB

文档介绍
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Р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Р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Р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Р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Р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Р【标准答案】BР3.(2010·江苏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Р谈静Р朱光潜Р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很宜于入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Р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Р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