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外运结束后,派专人上路沿线查看,发现土方抛洒立即清扫干净,同时搞好弃土场出口处卫生。Р本工程土方含水量不很大,经过计算结合经验,采用排水沟、集水井排水做法。Р素砼垫层完成后,将轴线引至垫层面上后经设计单位等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待确定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整板施工,且至少由三处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和分段施工。Р2.1.3降水方案Р本工程采用轻型集水井点降水,由于基坑面积较大,平面布置采用环形井点,为防止涌水、涌砂等现象的发生。决定沿基坑上口周边设计管井,形成坑外管井降水,坑内明沟排水的方法进行降水,保证降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Р2.1.3.1 基本参数Р根据勘察报告提供,降水深度范围内土层综合渗透系数。基坑设计水位降深(即地下水降至基坑底以下0.50m),含水层厚度,影响半径。降水井半径据地区经验取。Р2.1.3.2 基坑涌水量(Q)估算Р根据等代大井法估算了该基坑的涌水量,估算时采用下式:Р 式(2-1)Р式中——基坑口等效半径,。Р计算结果:()Р2.1.3.3 单井出水量()及降水井个数()Р 式(2-2)Р式中——管井单井出水量()Р ——管井进水部分长度,取2.0()Р ——管井半径,取300Р ——含水层渗透系数,Р计算结果:。Р降水井个数:(口),考虑管井间距及群井干扰,取14口。Р2.1.3.4 井点间距及降水井布置Р在基坑周边共布设降水井14口,井点间距24~26m。降水井的凿井深度为8.0m;井径为600mm;钢筋笼直径为400mm,钢筋笼外裹包2层层过滤尼龙网、2层铁丝网、1层竹片,钢筋笼周边填充100mm厚粒径2cm碎石过滤层。另外在基坑中心设一观测井,观测井做法同降水井。降水井的平面位置详见图2-1。Р图2-1 降水井平面布置图Р2.1.3.5 水位降低检验Р本次采用基坑中部设置降水井法进行降水,水位降低检验的重点是基坑中心点的水位降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