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式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尽可能提供最低限度的、具有最大使用价值和最耐用的东西,以少量的劳动、资本和能源的花费来生产这些东西。”[2]32它可以归结为一句口号即“更少但更好Р”。高兹指出:“当人们发现更多未必更好,发现挣得越多、消费得越多未必是更好的生活,发现还有比工资需求更重要的需求时,也就脱离了经济理性的禁锢。……当人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价值都可以量化,认识到不能用金钱买到的东西恰恰是最重要或者可以说是最必不可少的东西时,‘以市场为根基的秩序’也就从根本上动摇了。”[2]116在现代社会的乌托邦中,“更多”和“更好”之间的联结被打断,“更好”也许意味着与更少有关。只要我们生产更多的耐用品以及更多不破坏环境的东西,或者生产更多的、每个人都可得到的东西,那么,工作和消费得越少、生活却更好,这是有可能的。Р 高兹强调生态理性是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资本和资源投入,采取尽可能好的生产方式和手段,以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和耐用性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与此相反,经济理性把利润最大化建立在生产效率、消费和需求最大化的基础上,只有通过这种最大化的消费和需求,才有可能获得资本的增殖。其结果是,在企业层面上最大限度的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整个经济领域浪费日益加剧,用经济眼光看是增长之源,从生态观点看则是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企业间的竞争推进了创新,而销售量和资本循环的高速率促进了产品的飞速更新。从生态观点看似乎是节俭的措施(如生产耐用品、保护病者和稀有者、实施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费等),用经济眼光看则是用国民生产总值的形式衡量的产品大为减少,未能充分利用资源。[1]32-33高兹把是从消费领域还是从生产领域获得满足概括为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区别,认为从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过程也是人们不断从生产而不是从消费领域获得满足的过程,经济理性属于工具理性,生态理性属于价值理性,这两种理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水火不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