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文《基于绘本的小学趣味数学社团课程开发与设计》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12030KB

文档介绍
外活用绘本,尽显绘本中的魅力。Р1、根据数学学习结果续写绘本Р绘本往往会在最后留给人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抓住绘本中的这些资源,让孩子根据所学的内容,对于绘本进行合理的续写,这样孩子在续写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又有了新一次的认识,有利于知识的回顾与巩固。例如学习师再来捉哈哈阿姨时,哈哈阿姨又会用图形变出怎样的东西来阻挡。当然了由于孩子毕竟年幼可以口头编故事,动手拼出图形的形式来向同学们交流汇报。Р2、根据数学学习内容学画绘本。Р学生是天生的画家,他们总是以自己方式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我们要利用学生的特性,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绘本的形式画一画。不求画面有多么的精美,也不强求故事多么的吸引人,可以让学生尝试把今天学习的内容用绘本的形式表达出来,作为一次知识的复习,也作为一次知识的运用。例如我上过的《乱七八糟魔女之城》,我就让学生帮助乱七八糟魔女打扮,学生纷纷创造了很多组规律,很好巩固了所学的知识。Р3、根据数学实践学写绘本日记。Р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生活数学的眼睛,让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也能用绘本当日记一点一点记下来,让学生在发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创造自己的绘本。Р数学绘本的情境提供了儿童贴近生活经验的场景,也让数学概念或问题发生在生活中,儿童会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数学,这样数学就不会遥远、生硬。通过数学绘本阅读与小学教学课教学相结合,提供儿童倾听、讨论、写作数学概念的机会,培养儿童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扩大儿童掌握数学的意义与认知。例如上完了绘本《双胞胎兄弟》后鼓励孩子回家后比较两堆大米的多少,并用日记的形式(图文都行)记录比较的方法,第二天到学校进行交流。孩子在比较体积和数量的时候会产生认知性的矛盾,这正是因为孩子对量的守恒这个概念认识不完整。通过活动让孩子认识到当我们比较日常生活中某些物品的体积或者数量的时候,需要制定一个标准来比较。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