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馆长纪宝坤教授便感慨地说,众多华人聚居的东南亚,至今还没有个系统性的海外华人资料中心。一些华人社团公会收藏了大量文物和原始资料,也没人当宝,没有加以处理。事实上,由于缺乏认识,本地历来的“走宝”事件确是层出不穷。其二是去芜存菁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种文化要生存与发展,光靠继承是不够的,但要怎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却是个大难题。因为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首先便不容易分辨;分辨出来后,还要考虑拨出资源,大力支持精华的发扬。日本的明治维新和现代化做得很成功,主要归功于他们的“去芜存菁”拿捏得很有分寸。其三是须有“创造性的转化”。古往今来的经验告诉我们,一种文化无论有多么辉煌的历史,要是原封不动,为保留而保留,到头来就只能收进博物馆,成为木乃伊。怎样让传统推陈出新,把年轻的读者观众吸引回来,就确是一门大学问。也因为如此,华族文化节中的一些新创作是应受到欢迎的,尽管它们仍带着几分不成熟,几分初生的腼腆。Р中国文化的世俗精神和务实品格,可以在接受西方现代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在没有上帝的语境中使文化血脉延续下去。我认为基督教文化不可能引领中国文化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可能抛弃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孔子、屈原等文化伟人都会因中国的崛起而更具有世界意义。另一方面,强调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排外,相反,对于基督教文化孕育出来的成果,我们应该大力地吸取。“五四”一代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是至今仍是值得重视的,就是把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信仰及其孕育出来的辉煌成果区分开来,重点看取基督教文化的现代成果——个性自由和民主科学,而将基督教的神话信仰留给西方人自己消化。“五四”时代,西方还没有出现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那样的对上帝的普遍怀疑,但是向西方学习的“五四”人物仿佛是具有先见之明地将基督教的上帝与基督教文化孕育出来的果实区别对待,确实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老成以及看取西方文化的主体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