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也常常会领悟到这一道理,如果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品质,我们也会在别人不经意的地方有独到的发现。Р六、作业布置Р收集资料,请用《我所知道的恐龙》为题,写一篇小短文介绍给大家.Р七、板书设计Р 《恐龙无处不在》Р 恐龙无处不在———————板块理论的正确Р 生物学――――————地质学Р 一个领域-――————其他领域Р影响Р八、教学反思Р为了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我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呢?结果正是这个问题学生的看法有了分歧,大部分同学认为不是恐龙而是板块构造说,可也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说明对象就是恐龙,写板块构造说是在说明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我则做这样的引导,本文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有关恐龙的还是板块构造学说,大部分学生们回答是板块构造学说。我就因此确定本文的说明对象就是板块构造学说。不知是因为慑于老师的下定结论,还是感觉到支持自己的人太少的缘故,原先那部分认定“对象是恐龙”的人也不敢出声了,可是细察他们的神色就知道他们还心有不甘,对老师的解释并不满意。课后,我立即进行深刻的反思,发现自己的解释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于是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依然这样设计,这次也依旧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我就不急于定答案,而是让学生再认真细读文章,在概括内容要点的情况下从文本中悟出作者的写作意图。特别是抓住第一段的“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与最后一段的“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与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两句话进行语句理解,这样使一部份人认识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