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的发展简史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62KB

文档介绍
这种微粒称为原子。Р②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性质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性质都不相同。Р③两种不同元素的化合物,是一种元素的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另一种元素的一定数目的原子形成的复杂原子(按现代说法应为分子)。Р1860年,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罗在卡尔斯鲁厄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上散发了他论证分子学说的小册子。从道尔顿到康尼查罗,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终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原子一一分子论,其主要内容为:Р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是物质能够独立存在,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构成分子的更小微粒。它是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基本粒子,原子一般不能独立存在。Р②同种原子化学性质相同,质量相同。不同原子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相同。Р③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组成。分子的质量等于组成它的原子质量总和。Р④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Рl889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提出原子“浸入模型”,他提出电子浸入“均匀分布的正电性球体”的原子模型,修正了道尔顿的原子不可分的说法。Р1911年,加拿大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原子“含核模型”,他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原子中的正电荷是密集在一个很小的、坚实的,叫做原子核的区域内。电子围绕着它作高速运动,原子中的电子数等于核的正电荷数。Р192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行星式原子模型”,说明了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他认为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在固定轨道上绕核运动的。Р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原子“波动力学模型”,他认为电子是围绕着原子核的三维波。Р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用粒子轰击发现了中子,同时期,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也同样证实了中子的存在。Р1932年5月前苏联物理学家伊凡宁柯提出“质子、中子学说”,他认为中子和质子一起存在于原子核中,至此,人类对物质结构才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