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工诱导天然更新)等情景下进行模拟与预测。上述研究最终将为制定适合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的调控对策提供科技支撑。Р3. 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的创新性与特色Р(1)创新性Р1)关联地上与地下生态系统,揭示人工林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的权衡关系Р生态学领域发展的趋势是把地上和地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关联研究。长期以来,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地上部分的生态过程、机制一直是生态学者关注的重点。同样,由于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对经营管理措施和全球变化的响应依赖于地上和地下过程的紧密联系,因此,地上和地下的整合目前被认为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的最有效途径。随着我国人工林由以木材开发为主向兼顾木材生产与生态服务功能为重点的转变,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维持,地上和地下固碳功能、潜力等等,均需要把人工林和土壤(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深入研究。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全面揭示结构影响下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的权衡关系,促进人工林生态学科发展,并为指导国家人工林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Р2)建立多尺度人工林结构量化方法体系,具有普适性和创新性Р林分尺度结构通过影响林内环境与生物因子,景观尺度结构通过改变区域人工林的稳定性,进而决定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发挥。本项目提出量化不同尺度人工林结构的方法,可推动定量生态学的发展,同时将量化的人工林结构作为重要参数集嵌入到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综合评估模型中,可精确预测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结构要素、管理措施等影响下的长期生产力与固碳潜力。Р3)多尺度和对比研究方法,更具说服力Р本项目针对我国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分别在林木/个体尺度上揭示生产力低的光合制约机制和吸收、利用养分的机理;在林分/系统尺度上阐述生物量积累与转化过程,结构与系统养分平衡的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地下生态系统碳固持与生产力的量化关系;在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