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论唐末五代魏博镇的区位及其兴亡关系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叛军巢穴而埋下的祸根。Р 魏博镇东连淄清、平卢、郓州、徐泗,北接卢龙、成德、横海,南靠汴宋、淮西,西则有泽潞、河东、河中等大小藩镇。说魏博镇位于关东诸镇的中央地带,这一点并不为过。在这种情况之下,曾在极盛时作为关东屏障的魏博镇,其易受攻击的特点又突出出来,并只能成为强大藩镇的附庸。一开始,朱温用平定魏博牙将叛乱的方式获得了罗绍威的信任,并迫使他将魏博镇的实际控制权交出,从而为朱温达成Р“先东后西”的战略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朱温的一系列争战中,我们可以看出魏博镇的特点是极其优越的。而早在唐代宗时期,魏博镇供出的兵马就是最多的,如:“每岁每道岁有防秋兵马,其淮南四千人,浙西三千人,魏博四千人,……福建一千五百人。”但这又使魏博镇自身陷于四战之地的危机境地中,最终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因此,我们可以说,区位上易受攻击是魏博镇消亡的重要因素。Р 五、余论Р 由以上内容,我们可以认定:由于魏博良好的地理位置,使其原本强大的经济、军事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军事、经济优势成为其一个重要的区位特点。它的区位特点集中体现在地理位置的优势上。如果没有如此重要的区位优势,魏博镇很难引起中央政府的重视,也更不会遭到来自各个方向敌人的攻击。也正是所谓“四战之地”具有的特点,故而才受到各方面的如此多的关注。总之,魏博镇的区位和它的兴亡有着相当大的关系。Р 参考文献: Р [1](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Р [2](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Р [3]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 Р [4](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Р [5](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Р [6]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