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条《吴兴老狸》载:Р晋时吴兴一人,有二男,田中作时,尝见父来骂詈,赶打之。儿以告母。母问其父,父大惊,知是鬼魅,便令儿斫之。鬼便寂不复往。父恐儿为鬼所困,便自往看。儿谓是鬼,便杀而埋之。鬼便遂归,作其父形,且语其家:“二儿已杀妖矣。”儿暮归,共相庆贺;积年不觉。后有一法师过其家,语二儿云:“君尊候有大邪气。”儿以白父,父大怒。儿出,以语师,令速去。师遂作声入,父即成大老狸,入床下,遂擒杀之。向所杀者,乃真父也,改殡治服。一儿遂自杀,一儿忿懊,亦死。Р此篇本事不见于他书,《法苑珠林》卷四二、《太平广记》卷四四二引作《搜神记》,篇首即指明为晋时吴兴地区故事,应系干宝采录得来。一狸猫精变幻成老父形象在农家作祟,以致真假难辩,真父被儿子误杀,两个儿子也因此抱恨离开人世。这个狡诈的精怪虽然最后被法师铲除,却已经毁灭了一个家庭。从故事中人们对鬼魅的恐惧,表现出在自然与社会异己势力压迫下民众的惶惑心态,并形成了故事的悲剧色调。《搜神记》卷十六所收《秦巨伯》与之类似,鬼物幻化成主人公的两个孙子施行恶作剧,巨伯杀鬼,却误杀了深夜前来救援祖父的孙子,本事见《吕氏春秋·.疑似》篇,可见这类故事早已有之。Р除了人妖相争,人受其害的一面以外,也有种种人类制伏精怪的故事,虽然情节看来怪诞,但仍可表现出人们企图借助想象以征服邪恶势力的积极愿望,便产生了吸引古代和后世民众的魅力。如卷十九第444条《丹阳道士》载丹阳道士谢非,往石城买釜(冶釜,大约是道士炼丹用的锅)。夜宿深山野庙遇鼍,上演了一幕道士斩妖怪的活剧。鼍是扬子鳄的古称,俗称猪婆龙,冬季蛰居穴中,为我国特产动物,南方民众从对它的神秘印象出发,常视之为精怪。道士以其天帝使者的优势惩治了邪恶。除了道士这样拥有特殊身份的人之外,普通民众中也不乏英勇正义之人,如后来流传颇广的民间故事《李寄斩蛇》中的李寄,系出自于《搜神记》卷十九第440条《李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