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差距除了个人先天性智力差别之外,受教育的机会有重要作用。如果一个国家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那么就意味着劳动者起点上的不平等,未来的命运和收入水平会大相径庭。从这个角度看,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对社会公众来讲是最大的不平等。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从形式上看分数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每个适龄青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均有参加高考的权利,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实际上由于城乡差别巨大,城乡青少年所处的家庭环境、家庭收入水平、教育条件、生活条件有明显差异,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竞争,并且多数农村孩子完不成高中学业,一些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一项对全国37所不同层次高校的调查显示,城乡之间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整体差距为5.8倍,在全国重点院校中则达到8.8倍,即便在地方高校中也有3.4倍,超过了城乡居民经济收入2.8倍的名义差距。北京大学的一份报告披露,我国省与省之间的生均教育经费差别是7.8倍;《中国教育报》2004年对174个地市和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Р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称都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工作岗位的收入水平不同,在市场型按按劳分配原则下,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将最终体现在不同领域的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合理上,也无疑将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恶化社会的利益格局,将会埋下城乡、地区、阶层等人际矛盾、紧张、冲突的隐患。Р此外,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项重要因素。现实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未受过教育或受过很少教育的成员。我国目前教育投资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由于本身收入水平不高,因此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不多,而教育投资的不足又会进一步加剧城乡之间以及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形成一种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