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3)纯合体杂交F1代的基因型都是杂合体,表现出显性性状。F2代基因型产生了分离,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比例为3:1。Р从细胞学上看,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等位基因各自位于可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homolog)之一上。Р同源染色体: 能够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Р(二)独立分配规律(independent assortment law)、自由组合规律( bination law)Р孟德尔实验:黄色圆粒(YYRR)*?绿色邹粒Р理论比例:黄圆:黄邹:绿圆:绿邹=9:3:3:1Р4种配子,随机交配,4种表现型个体。Р内容要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随机分往两极,导致配子中携带不同基因的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了独立分配。Р(三) 连锁遗传规律(linkage ic law) Р继孟德尔发现上述规律后,许多人做类似试验但未能得出上述结果。摩尔根于20世纪初以果蝇为材料试验发现:Р内容要点: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有连在一起遗传的倾向,称其为连锁遗传,造成连锁遗传的原因是连锁的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不能独立行动并形成比例相同的配子。Р染色体片段交换——基因重组——重组表现型Р连锁遗传图: Р Р交换值(crossover value):重组类型的配子占所有类型配子的比值,也叫重组值。Р从细胞学上看,交换值反映了同一染色体上基因之间的相对距离。交换值越小,连锁基因之间的相对距离越远。Р交换值在0~0.5之间变化,独立分配的基因之间的交换值为0.50。Р三、选择Р?选择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其实质都是改变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生存的机会,都将引起群体基因频率的变化。Р选择系数:正常个体适应度与非正常个体适应度之差。Р S=1-w ,这也是不利基因型个体被淘汰或不能留下后代的比率。Р(一) 有利于显性基因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