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精品文档-2011年以工代赈省级配套资金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饮水难及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五、绩效分析2011年以工代赈省级财政配套资金量虽不多,但意义重大,确保了31个以工代赈项目资金闭合和项目正常实施。项目的区域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群众反映好,项目竣工后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是解决贫困地区运输交通不便、群众行路难和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二是新增和改善一批农业生产灌溉基础设施,解决贫困地区局部工程性缺水问题,为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奠定基础。三是有效解决生态核心区域的黎苗同胞的生产生活问题,保护中部山区生态重要区域、水源涵养地的生态环境。四是群众参与项目建设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达到赈济、增加收入的目的。总之,省级以工代赈配套资金量虽不大,但作用很大,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评价,被百姓称为“德政钱”,所实施的扶贫项目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六、经验教训与建议(一)经验总结以工代赈项目虽小,但与贫困地区百姓利益密切相关,要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度责任感,做好每一个环节。(1)在项目筛选阶段,以群众要求为准则,以利于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为标准,选准项目,确保推动当地经济发展。(2)在项目前期阶段,要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严控资金规模,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有限的资金用在扶贫的刀刃上。(3)在项目实施阶段,要用相关制度去规范每个环节,确保资金拨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竣工验收、后续管理等环节,保证项目建设质量,长久发生效益。(4)在项目后期管理阶段,要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等村民组织作用,责任到人,确保项目后期管理到位,保证项目能长久发挥效益。(二)存在问题我省贫困地区大多地域偏僻,地区经济欠发达,贫困人口分布呈小规模、分散化,绝对分散性贫困和规模化相对贫困并存的特点,且多处高山密林或是山岭重丘地区,建设材料运输极为不便,项目实施复杂性大,导致扶贫开发成本高,影响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展。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