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权体制得以巩固、发展。在近20年的智利威权体制统治时期,资产阶级上层持续的恐惧感,使得其愿意接受损害自身利益的个别政策,并视为保护其整体长久利益的必要代价。缺乏社会主流力量的参与,智利公民社会举步维艰。至到知所进退的军方领导人皮诺切特在大势所趋之下选择回归民主,公民社会力量才得以发展,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在民主体制Р—威权体制—民主体制这一过程中,相伴随着的是国家权力和公民社会力量此消彼长的零和模式,威权体制下国家权力强大,公民社会力量弱小,民主体制下对比则完全相反。Р自1970年代至今,我国台湾地区的政治社会转型期国家权力和公民社会力量的发展具有典型代表意义。自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至台湾,蒋介石采取威权统治,采取限制集会、控制媒体、禁止组党等手段,大力打压公民社会的力量。但随着台湾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产阶级崛起,不断提出政治诉求,采取单一的高压措施付出的社会成本越来越大,使得国民党政权感到力不从心。此阶段爆发了1977年中坜事件,其标志着公民社会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向国家权力发起冲击。伴随着公民社会力量的不断增长(党外人士为其代表),国民党政权也不断调整政策来应对,如积极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物质需求;增加地方政府和地方议会的自主性(受限于实力,党外人士往往活跃于地方政治舞台),以期求得政权的维持。但是在国家权力和公民社会力量较量的过程中,公民社会力量一旦出现,其发展即是不可阻挡。所以面对公民社会力量的巨大压力,开明威权领导人蒋经国不得不于1988年开放报禁、党禁,允许人民自由参加集会、游行,参与国家政治建设。这标志着国家权力最终承认公民社会力量,认可公民社会力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这一时期是国家权力和公民社会力量不断斗争,不断调整各自位置,不断Р取得共识的过程。直至2000年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民进党执政,,才标志着公民力量最终向国家权力夺回国家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