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谈压密灌浆法在某室外道路不均匀沉降加固处理中运用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21KB

文档介绍
浆过程中不停地缓慢搅拌,搅拌时间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Р ③注浆顺序:注浆顺序应按跳孔间隔注浆方式进行,并宜采用先外围后内部的注浆施工方法。当地下水流速较大时,应从水头高的一端开始注浆。Р ④监测:当既有建筑地基进行注浆加固,应对既有建筑及其邻近建筑,地下管线和地面的沉降、倾斜、位移和裂缝进行监测。Р (2)常见质量问题处理Р ①冒浆:浆液沿裂隙或层面往上窜流,主要是由于岩层破碎,注浆段位置较浅,注浆压力过大等因素造成的。发生冒浆采取降低注浆压力,加入速凝剂,限制进浆量,或者是先灌混凝土盖板后注浆。Р ②串孔:注浆孔中的浆液从其它孔中流失。主要是由于岩层横向裂隙发育,贯通注浆钻孔。采取适当延长相邻孔间施工间隔,串桨若为待灌孔,可同时并联注浆。Р ③漏浆:由于地质条件差,或浆液浓度太低,造成漏桨,采取粒状浆液与化学浆液相结合灌注。Р④成品保护:施工结束后,注浆检验应在注浆后15d(砂土、黄土)或60d(粘性土)进行。Р 4、施工质量检验Р 施工处理完成45d后,由检测单位采用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两种手段进行现场检测和室内测试,即在注浆前及注浆竣工一定时间后,选择有代表性的点进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及采取原状土进行室内土的物理力学试验。检测结果及处理前后土工试验对比见表1、表2:Р 通过上述两种手段的检测,注浆路堤段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得到改善,路基土体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得以提高,受压路基土的沉降变形减少。注浆前地基土的标准贯入击数为5.7~ 8.0 击,呈松散状态;注浆后地基土的标准贯入击数为11~ 23.3击,呈稍密)中密状态,表明土体的密实度提高了。Р 5、结论Р 实践证明,通过对欠固结土层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及上部结构的分析,对一般道路、建筑深厚欠固结回填土地基采用压密灌浆法对软弱土质进行补强改性,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解决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