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本式地工作,扶贫工作不能善解基层扶贫机构、群众诉求。有时深入基层,与群众见面,出于目的性、针对性的多,真正与群众沟通思想的少;听汇报的多,直接倾听群众意见的少;看先进典型的多,了解落后情况的少;了解面上情况多,发现深层次问题少;对重点工作研究多,对群众身边的一些小问题关心少、关心不够。Р2、解决扶贫工作遗留问题力度不够。(略)Р3、理解关心帮助业主单位和基层不够。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和扶贫机构自身建设薄弱。一些地方扶贫工作造成办公场地临时租、办事人员临时调、工作经费临时凑的“三临”现象。大多是合署办公或内设在其他部门,大部分没有专门编制,造成扶贫干部专少兼多,变动频繁,扶贫管理职能履行和工作开展困难极大。群众存在住房条件差、道路损坏严重、饮水、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生产资料不足、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较薄弱等突出困难以及群众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选择权还没得到有效保障的问题。(略)Р4、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薄弱,民主依法科学决策不够。部分成员团体意识、大局意识不强,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时有表现。在加强班子团结方面,存在说的多、做的少,知行不一的问题。扶贫审核审批还不够科学合理,流程还不够规范。扶贫资金和项目实施监督管理薄弱,存在资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低的问题。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等制度建设滞后。干部队伍长期没有进行轮岗交流,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不足,干部队伍缺乏活力。没有完善的干部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督查和绩效考核工作力度不大。Р(三)享乐主义方面。一是有时用公车办私事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无论是去办公事还是私事,出门就要用车。二是存在畏难厌战情绪,情绪低迷。在扶贫部门工作,每天接触的都是特殊困难群体,每天面对的都是难事、琐事、操心的事。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特别是面对一些扶贫突发群体性事件,畏难厌战情绪有时在班子成员中或多或少的存在,有时希望组织上调整到其他部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