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谈心理咨询中阻抗现象的识别与处理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30KB

文档介绍
改不掉”、“做不到”,最终导致恶性循环,致使问题依然存在。以往来访者的父母和老师总在正面激励来访者:“别人能改掉玩游戏上瘾的习惯,你只要努力,你也一样能行”。这样的突破往往遭到来访者更严重的阻抗,没有什么效果。咨询师在面对这种阻抗时,需要掌握技巧,从来访者的阻抗背后给其致命一击,阻抗可以突破。我当时这样问该来访者:“你说你想改掉玩游戏上瘾的习惯,请告诉我你做了什么?”他回答说做了一些。但是这显然与他戒掉游?蝰?的目标相差甚远。此时就暴露了矛盾,于是我便采用面质技术,来促进来访者的统一:“你说你想改掉玩游戏的毛病,可你实际上什么也没做,前后存在矛盾,你怎样进行解释呢?”来访者犹豫了下回答道,想改变问题,但确实没想过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面对咨询师这样的面质,来访者认识到并不是自己不能改变,也不是自己做不到想做的,而是自己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突破阻抗后咨询师促进了来访者的统一,改变了“改不掉”、“做不到”的认知和自我暗示,也解决了想改变行为又不愿付出努力的内心冲突。Р 阻抗是来访者对于自我变化、自我暴露的精神防御,是来自于来访者抵抗咨询的力量。来访者通过阻抗可以成功地保护自己。试想一下,如果上述的来访者告诉他的父母,自己不想改掉玩游戏上瘾的毛病,必然遭到指责、打击;但如果说自己想改,但就是改不掉,则改不掉的原因就不在自己,可以让自己免受打击,还能继续玩。“改不掉”、“做不到”成为不去努力的“挡箭牌”,这是阻抗的本质原因。Р 应对阻抗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阻抗,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以便最终突破阻抗,使咨询取得进展。突破阻抗的关键要调动来访者的积极性,使其能与咨询师一同寻找阻抗的来源,认清阻抗产生的根源。克服阻抗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解释和讨论,直至来访者对此达到真正的领悟为止。Р 参考文献: Р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Р (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