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心衰病中医病因病机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9KB

文档介绍
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其中心环节。吴勉华[6]提出本病病机以正虚为本,瘀血为标,标本虚实,因果错杂,正虚表现为阴阳并损,阳虚为主,五脏皆虚,首在心肾;标证由心气失运,血滞脉中,气血虚滞,饮邪潴留而成。基本病理变化是本虚引起标实,反过来,标实又可加剧本虚,心气阳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毛春燕[7]认为本病心、肺、脾、肾虚衰是本,湿浊瘀血内停为标,外邪引动为诱因。曹雪滨等[8]认为心衰是在正虚的基础上兼有标实,气虚血瘀为最常见的证候,其他证候可由此演变而成。气虚血瘀进一步发展可致气阳两虚、阳气虚脱、水湿内停、痰浊内蕴等一系列虚实夹杂的证候群。张国伦[9]认为慢性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气心阳Р 亏虚是其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其病理中心环节,血瘀、痰阻、水饮则乃标实之候;在心衰发展过程中先有心气不足,日久则产生心肾阳虚衰。气虚血运无力,阳虚则气化不利,出现血瘀、痰阻、水饮标实之候。陈可冀Р[10]认为其最根本病机为内虚,早期主要为心气心阳亏虚,可兼肺气亏虚,随病情发展及病机变化,心气心阳亏虚致血运无力,瘀血内停;中期脾阳受损,脾虚失运,复加肺气亏虚,水道失其通调,水湿内停;后期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利,水饮泛滥。因此,心力衰竭的病机可用虚、瘀、水三者概括。邓铁涛[11]认为心衰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之阳气(或兼心阴)亏虚为本,瘀血水饮停聚为标,以本虚为急,应治本为先。Р 2 结语Р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强调治病求本、标本兼治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心衰病因复杂,五脏均可被涉及,临床症状也表现轻重不一,但中医各家大多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心气、心阳及正气亏虚是发病基础,瘀血、水饮、痰浊为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积极探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紧跟医疗科学技术发展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充实和丰富治疗心衰的方法手段,最终目的是为减轻患者病痛,提高和改善患者生存、生活质量。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