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大学生思想变化特点和规律研究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18KB

文档介绍
的信任与理解,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形成学生教育与学校教育双管旗下的效果。Р (三)以生活空间理论为基础,构建亲和力教育Р 生活空间理论指出:所谓生活空间,指的是外界环境对人们行为以及心理造成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例如,小孩子看到自己喜爱的东西,内心会充满愉悦之情,如糖果、零食等,此时糖果会对儿童形成一种引力;而看到自己害怕的事物,如蛇等,Р??内心惊恐不安,想要逃离,此时儿童会对蛇形成一种排斥,两种情况的差异是由小孩子对外部环境认知差异造成的。因此,我们认为生活空间具有动力性,也就是说人们的行为与思想意识会受环境的引力作用,向着理想的方向和心仪对象移动;相反,受排斥力作用,人们会下意识远离不喜欢或厌恶的人和事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思想与认识,因此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个体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围绕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展开工作,促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Р 五、结束语Р 总而言之,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初步确立的重要时期,置身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环境之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难免会受到影响。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高校要想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先需要做的是准确了解并掌握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教育主动权,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解决思想上突出的矛盾,使其成为通情达理、明辨是非、有所作为的优质人才。Р 【参考文献】Р [1]卢洪信.浅析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变化特点[J].才智,2011(18):335-336. Р [2]吕云超,史建超.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规律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6(09):177-179. Р [3]韦良.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变化规律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3):68-70.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