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用,增加了农民收入。Р(3)林草植被覆盖逐步增加,生态环境明显趋好Р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多部门协调合作,通过大面积封育保护、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植被建设与恢复措施,林草植被面积大幅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55.7%,林草覆盖率达到59.7%,生态环境明显趋好。Р截至2015年,全省累计完成造林种草2.27万km2,经济果木林1.16万km2,封育治理2.44万km2。Р(4)蓄水保土能力不断提高,减沙拦沙效果日趋明显Р通过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蓄水保土能力不断提高,土壤流失量明显减少,有效拦截了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延长了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据统计,截止2015年,全省累计兴建谷坊、拦沙坝1.78万座,可新增拦泥沙库容3.48亿m3;兴修坡面水系12万km,塘坝、蓄水池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52.05万座,可新增蓄水能力达4.82亿m3,减少土壤流失量3.9亿t。Р(5)水源涵养能力日益增强,水源地保护初显成效Р近年来,通过在江河源头区采取预防保护、生态修复等措施,水源涵养功能区采取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营造水源涵养林措施,同时在重要水源地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水源地保护初显成效,水源涵养与水质维护能力日益增强。截止2015年,全省累计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10余条,有效维护了水源地水质。Р(二)面临的形势Р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点,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Р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是国家物种资源宝库和生态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为机遇,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及《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