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西湖水文化的魅力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24KB

文档介绍
代是西湖文献著作创作的初期。汉时,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就写到了西湖。随后南宋时期,出现了《梦粱录》《武林旧事》这两本文献著作。元代,出现了杨维桢的《西湖竹枝词》。Р 明代开始,记述西湖的书籍越来越丰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高发展。袁宏道《西湖杂记》、张岱《西湖梦寻》,这两部作品大大提高了西湖的知名度,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是本地理性质的著作。Р 清代,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出现了《西湖志》《西湖志纂》《清波三志》等著作。民国后,有关西湖的著作范围更广、形式更多。除了诗词、散文外,还有戏剧、摄影作品、书画,等等。越来越多像鲁迅、胡适、徐志摩等文人开始聚焦西湖,创作佳品。在这些文人墨客的一笔一画、一句一词下,西湖变得更加清秀而灵性、饱满而脱俗,成为闻名却不喧闹的有丰富内涵的诗意文化圣境。这些完成于不同时代的著作,不仅展示了西湖的美,也反映了不同时代杭州这座城市的美。Р (2)西湖孕育的宗教文化。在杭州五大宗教文化里,人数最多的是佛教、基督教和道教,其中佛教和道教都与西湖有关。Р 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灵隐寺,素有东南佛国之称,是杭州佛教最初的传授地,1600年前一个叫慧理的印度僧侣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仙灵所隐”,就在西湖周边建寺并取名灵隐。寺庙从南朝梁武帝开始到清代,经历3次扩建、整修,其间有数位帝王大驾于此赐名题字,诸多高僧云集于此谈禅论道。从慧理开始,西湖的佛事一直延续且不断普及,从寺里走向城市,从高僧走向百姓,教化民众,普度众生。Р 同样,在东晋,还有一个和西湖有关的宗教是道教。一般来说,宗教圣地是在山上或者偏远的孤岛上,很少会在湖泊边,西湖却是个例,它成了道教基地。大约1600年前,著名道教理论学家、炼丹术家葛洪,来到了西湖北山上,开始炼丹,炼丹遗迹也尚在,即现在的“抱朴道院”,现在是杭州主要的道教活动场所。从佛教到道教,西湖的宗教文化也为繁荣的西湖文化添了重要一笔。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