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莫言《红高粱》的艺术特色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66KB

文档介绍
大地母亲的沉重和执着。他的《红高粱》这部作品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是因为它采用了魔幻现实的表现手法,具有独特的叙述视角,丰富的语言特色,独创性的农民形象,色彩斑斓、寓意深远的寓意,凸显了高密东北乡人深厚的民族内涵。Р莫言的《红高粱》是一部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强烈陌生化手法贯穿其中的作品。小说主题的构造、人物选取、语言的描写、情节的衔接、环境的铺垫都刻画的非常完美。在主题方面,打破了传统的革命历史小说讲述中共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歌颂正面英雄式的主题模式,站在民间立场上突出了其中的生命意识,展现了极富原始生命强力和自由精神的民间世界。在人物形象方面,改变了革命历史小说中二元对立的类型化人物塑造方法,创造出“我爷爷”“我奶奶”这样的集善恶美丑于一身的鲜活人物。在语言方面,莫言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词语超常搭配、对比手法等,使读者获得新奇的审美享受。陌生化手法的有效运用,使得《红高粱》的语言更有张力,主题更加鲜明,内涵更加丰富,这是《红高粱》这一部不朽之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小说时代的又一新纪元。Р参考文献Р[1]莫言《红高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8月北京第3版。Р[2]莫言《我为什么要写《红高粱》——在《检查日报》通讯员学习班上的讲话》, 《小说的艺术》,春风文艺出版社[M]·2003年版Р[3]莫言《红高粱》叙事艺术研究——《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1/03期Р[4]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出版社 1989年。Р[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Р[6]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31页Р[7]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现代主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05页,第122页,第153页.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