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定程度。通过对 10 份标本进行倍比稀释度后,用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和二步法检测,用各浓度血清吸光度值(a) 的均值与血清稀释度关系所做的曲线可看出,一步法在原倍及低稀释倍数也就是标本中待测抗体浓度较高时,吸光度值低; 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吸光度值反而逐渐增高,到最适比时达到最高值,而后又逐渐降低,吸光度(a) 值变化曲线呈“钟形”。而用二步法检测,吸光度(a) 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当稀释度达一定倍数时,吸光度(a) 值才逐渐下降,整个曲线呈倒的“ s”形,这与蒋玉莲,朱浩稳等的报道相似[3] 。双抗原夹心二步法由于是抗体和酶标抗原分两步加入,因此不存在竞争抑制作用,可以避免钩状效应的产生。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一步法试剂,先加入血清标本, 37℃孵育 30 分钟,洗板后再加入酶标抗原,这样建立起来的二步法测定经一步法检测结果为阴性,而 tppa 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其结果全部转为阳性,这说明了双抗原夹心二步法可以避免钩状效应的产生。虽然二步法可以避免钩状效应的产生,但却造成实验的敏感性降低[4] ,一些弱阳性标本会被漏检。虽然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在方法学上存在“钩状效应”的缺陷, 但是由于其快速简便节约时间的优势,在我国仍然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为避免和消除钩状效应,我们可以用二步法、稀释法及 tppa 或 rpr 等方法做为补充,对临床一些可疑标本进行测定[5] 。同时对于试剂厂家,应在固相和标记抗体或抗原的选择匹配上,采取结合位点远离或含多个可结合位点的方法,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或减轻“钩状效应”; 另外也可充分混匀反应液,适当延长反应温育时间,则可使 a、c和d 复合物减少至最低程度,而减轻“钩状效应”的产生。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 tp elisa 一步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存在钩状效应,在出现检测结果和患者病史及临床病表变现不一致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其他方法进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