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对中国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若干思考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78KB

文档介绍
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 7 间实质性的互动关系, 较为容易调控教师-- 学生、学生-- 学生互动, 学生将得到较多的监督与管理, 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传递、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喜的是在上海建设一流城市一流教育建构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时已经明确提出要缩小班级规模。作为某种课程的实施,师资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 教育理论试图以一门教育学涵盖所有教育科学分支学科, 师范生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足。过于专门化的学科分类, 师范生的知识能力体系不够全面。在这样条件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基础教育的质量有目共睹;然而在走向 21 世纪时,这样的师资质量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水平。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外部环境是迅猛发展的社会生活, 教育的过程中时时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意识以及相应的能力。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师资质量对教育发展的滞后影响。在教师职后培训方面, 本市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师学科式在职培训、提高学力的继续教育、新教师第一年的在职培训。作为上海特有的市、区、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针对教师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教育科研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教师; 在这一过程中不拘泥于所谓的正确性,而是强调过程的体验、方法的训练。但 8 是, 上海中小学教师在年龄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存在断层, 专职从事教师职后培训的师资不足 500 人。除了上述已经采取的对策之外,对各区县而言,相对集中时间的各层次教学技能研讨式培训是当务之急;选拔有潜力的年轻教师、利用本地区现有的资源, 以教学技能与研究方法为目标、问题解决为线索, 集中时间高密度强化培训, 通过科研培养研究教学技能、培养主体意识; 惟其如此, 才能以点带面逐步真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9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