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mg/L IBA+0.1 mg/LBA) 上 15d 后即陆续长出幼根形成植株[19]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丹参的组织和细胞培养: 1 、长期以来, 有用次生代谢物的获得方法主要是从植株中提取, 但是, 这种方法必然会导致野生资源逐渐匮乏和灭绝。尽管目前已经有一些重要的药用物质可以采取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 但往往存在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及易污染环境等缺点, 且还有不少结构复杂的物质( 如人参皂苷) 尚难以合成。 2 、丹参细胞系培养过程中存在许多缺点诸如细胞过于分散, 不易更换新鲜营养液、不易挑选优质细胞系及代谢产物与分散的细胞不易分离等,。利用固定化技术可以克服这些缺点。细胞经固定处理后, 在培养基中收获代谢产物是可行的。摸清丹参细胞系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供给条件和相应的激素调节是实现用细胞培养的方法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基础。 3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与微生物发酵相比, 生长速度慢、活性物质产量低。 4 、适合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生物反应器尚有待研究解决。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问题的关键不是受制造生物反应器工程技术的制约, 而是人们对植物组织和细胞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的生长与发育的规律了解甚少。在设计生物反应器中浓度较高时, 培养液成非牛顿流体, 如何解决充分混合与均一供氧, 如何克服剪切力对培养细胞造成的伤害等一系列设计基础理论研究课题。 5 、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及所参与反应的各种酶的了解不多, 有的甚至连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尚未明确, 因此对次生代谢的调控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二)丹参的基因工程: 目前, 尽管国内外在丹参的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如丹参抗病毒基因工程和抗逆基因工程也已经逐渐开展、丹参次生代谢途径获得进一步的明确以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离克隆丹参功能基因也步入成熟阶段。但是, 在丹参基因过程改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