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时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稳定,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32. 当路基填筑为土石混填,且石料含量大于或等于 70% 时,检查其压实度不宜用环刀法,也不宜用灌砂法,可以用压实遍数控制。(√) 33. 中线偏位是指公路中线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之间的偏移量。(√) 34. 沥青路面弯沉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检测。(×) 35. 弯沉测试中的自动弯沉仪法属于动态测试方法。(×) 36. 路表回弹模量越大,表示路基路面的整体承载能力越大。(√) 37. 监理工程师审批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该要求承包商分别提供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三方面配合比试验资料。(√) 38. 对路面面层应检验平整度,路基由于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所以不需检验。(×) 39. 中、轻交通量石油沥青的老化评定方法采用薄膜加热试验。(×) 40. 沥青碎石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控制指标是空隙率和饱和度。(√) 41. 土的级配不属于影响水泥稳定土基层横向开裂的主要因素。(×) 42. 沥青混凝土碾压时,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 43. 在路基边坡防护中种草防护: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面冲刷轻微的路堤与路堑边坡。(√) 44. 造成路基破坏的基本前提是不良的地质条件, 而水则是引起路基破坏的直接原因。(√) 45. 土是三相体系,路基压实的过程是通过排出土孔隙中的空气和水,迫使土颗粒排列更为紧密的过程。(√) 46. 垫层设在底基层和土基之间, 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47. 三渣基层是石灰、煤渣和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拌和压实而成的基层。(×) 48. 粘性土的最佳含水量高于砂性土、由于水的润滑作用,粘性土的压实效果比砂性土好。(√) 49. 选择沥青面层各层级配时,应至少有一层是Ⅰ型密级配沥青层,以防止雨水下渗。(√) 50. 土工织物只能处理软土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