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整理综合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45 |  大小:251KB

文档介绍
和诗赞也非常直接和明白地表现了这一寓意,回目如“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一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第九十九回) 等不少就是用修心炼性的术语所构成的。在诗赞中,说美猴王道: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第一回);“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第七回)。这也清楚地表明了作者是把孙悟空当作人心的幻相来刻画的。再从全书内容的构架来看,大致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孙悟空大闹天宫;二、被压于五行山下;三、西行取经成正果。这实际上隐喻了放心、定心、修心的全过程。这种喻意在小说中多有提示,如在前七回,孙悟空上天入地大闹乾坤,即在回目上说他是“心何足”、“意未宁”(第四回);第七回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就叫作“定心猿”;以后去西天取经,常称是“心猿归正”(第十四回)、“炼魔”(第五十一回)、“魔灭尽”与“道归根”(第九十九回)等。为了表现“心猿归正”的总体设计,作品还让孙悟空不时地向唐僧直接宣传“明心见性”的主张。例如,第二十四回唐僧问悟空何时可到西天雷音,悟空答道: “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第八十五回,悟空还用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提醒唐僧道: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顿使唐僧明了: “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第三节《西游记》的人物形象一、孙悟空形象 1、来源:《补江总白猿传》裴铏《传奇》中之《孙恪》《清平山堂话本》之《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等, 道教有关的猿猴故事之积累。 2、价值取向:社会价值“除了邪,治了国,劝正君王。”个人价值:“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 3、孙悟空的性格与明代个性解放思潮:童心,真人,赤子之心。二、猪八戒形象猪八戒的性格总的来说,猪八戒是一个近于常人的喜剧人物。他的性格总是充满着矛盾:憨直纯朴又贪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