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和细胞膜流动性的差异均可决定抗菌肽对某些癌细胞的杀伤效果。而抗菌肽全长的氨基酸序列对抗癌活性至关重要, 通过合成保留完整生物活性的较短片段可降低生产成本, 改善药理参数, 降低免疫原性, 提高生物利用率和稳定性。 LL-37 是目前唯一在人类中发现的抗菌肽。研究表明, 与原始序列相比, 人工改造的较短片段抗癌活性显著提高, 这可能由于阳离子抗菌肽的精氨酸残基与两性离子磷脂间相互作用增强导致。另外, 抗菌肽 D- 氨基酸序列和环化结构的添加可提高血清稳定性。研究证实, 亲脂性β2,2 氨基酸结构加入到抗菌肽序列中可提高抗菌肽对人类和小鼠淋巴瘤细胞潜在的抗癌活性, 以及对非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在α- 螺旋肽中加入β2,2 氨基酸, 在结构上增加了额外的亚甲基基团, 它能够与两个亲脂性取代基结合, 这种环化结构导致刚性增加, 两亲性以及二级结构构象发生变化,增加其对蛋白质降解的稳定性及抗癌活性。另外,抗菌肽的疏水性与抗癌和溶血活性密切相关。 5 抗菌肽作为抗癌药物的前景展望及存在的问题肿瘤发生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 涉及多级反应和突变的积累, 许多因素干预肿瘤的生长、转移及血管生成。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高选择性给抗癌药物的开发带来新的希望,通过优化设计新的抗菌肽治疗药物, 可有效地靶向肿瘤发生的多个进程, 提高对耐药性癌症细胞的杀伤活性,成为替代放化疗的新型多肽类抗肿瘤药物。目前,制约抗菌肽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天然抗菌肽量太少, 规模化生产成本较高, 且抗菌肽对人体内的某些酶没有耐受性, 如何保持其优良的选择性及稳定的抗癌活性,合理的设计优化抗菌肽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此外, 抗菌肽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随着对抗菌肽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抗菌肽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 设计一种高效的、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抗菌肽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