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20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这时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代,这一命题更加精确,更包含有精深的要义至理,即既要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更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超越科学社会主义。参见高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法之我见》,载《人民日报》,2003-04-07。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世纪、新阶段。进入21世纪,国际上开始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反思,这些问题包括全球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各国人民的和平共处,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加重了人的单向度,科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速度赶不上科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速度,等等。国内,一方面,社会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进入了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日益减少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受到严峻挑战。正如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党和国家工作中还存在缺点和不足,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