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园林病虫害防治(川农资料)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51 |  大小:182KB

文档介绍
9 掌握化学诊断与人工诱发的具体方法考核要求一、识记真菌的有性繁殖, 真菌的无性繁殖, 真菌的子实体, 真菌的生活史, 转生寄生现象, 病毒, 分生孢子,真菌,吸器,锁状联合,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原二、领会主要的病原物类群以及各类病原物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的侵染特点。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关系;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特点。三、应用正确识别和诊断各类病原物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第三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目的和要求介绍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性和致病机理及园林植物的抗病性。病害的实质是病原致病性与园林植物抗病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了解二者的相互作用, 对理解和弄清病害的起因和性质都是必要的, 也为我们开发利用园林植物的抗病性治理病害提供新的思路。因此要求在掌握和熟记的基础上加深领会园林植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本章的另一重点是首先在个体水平上介绍园林植物病害发生发展过程和侵染循环各个环节, 进而在群体水平上描述病害流行的和般规律, 要求能运用病害的侵染特点和流行规律来分析和制定病害的防治措施。课程内容第一节病原物与园林植物的相互关系一、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机理(一)寄生性和致病性的概念 10 1 .寄生性及致病性 2 .原物及致病性 3 .物的致病性和寄生性的关系(二)寄生性程度 1 .活养寄生物 2 .半活养寄生物 3 .死养生物(三)寄生性的专化 1 .生理变种 2 .生理小种(四)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1 .化学致病作用(酶、毒素、生长调节物质) 2 .掠夺营养和水分 3 .机械穿透作用二、园林植物的抗病性及抗病机制(一)抗病现象的种类 1 .避病现象 2 .耐病现象 3 .抗病现象(垂直抗病性、水平抗病性) (二)抗病机制 1 .固有抗病性 2 .主动抗病性第二节侵染过程一、侵染过程的现象和实质二、侵染过程(一)接触期 1 .接触识别 2 .接触导误(二)侵入期 1 .侵入结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