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猪和母猪,消除引起仔猪先天感染和免疫耐受的传染源。Р猪瘟免疫监测的重点应放在母源抗体水平、免疫应答效果、亚临床感染和疫苗效价的监测上。Р根据产仔季节,在防疫高峰期后1个月内,随机采取免疫猪血清做抗体监测,计算总保护率。如总保护率在50%以下,显示免疫无效。同时根据抗体的分布,分析是否存在亚临床感染。Р另外,造成猪瘟持续性感染的根源在于母猪带毒,即妊娠母猪自然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的猪瘟病毒后引起潜伏性感染。带毒母猪妊娠后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带毒公猪也可通过精液传染母猪,也可传播给仔猪。带毒母猪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造成猪瘟的持续感染。同时,先天感染猪瘟的仔猪产生后无免疫耐受性,经反复注射疫苗不产生抗体,成为持续性感染的带毒猪。如果这种猪被误作后备种猪培养就会形成新的带毒种猪群。这样会造成猪瘟感染的恶性循环。因此,对猪场除进行猪瘟抗体的定期检测之外,还要进行种猪的带毒检测以使种猪群的猪瘟得到控制与净化。Р3.5.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适当加大免疫剂量Р在什么时间接种何种疫苗,是养猪场最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免疫程序可通用,而生搬硬套别人的免疫程序也不一定行得通,最好的做法是根据本场的疫病实际发生情况,考虑猪场所在地区的疫病流行特点,结合猪群的种类、年龄、饲养管理、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疫苗的性质、类型和免疫途径等各方面因素和免疫监测结果,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在此提供一个许多猪场采用的猪瘟免疫程序,供参考。Р20~25日龄: 猪瘟兔化弱毒活苗,首免Р60~65日龄: 猪瘟兔化弱毒活苗,二免Р200~220日龄:猪瘟兔化弱毒活苗(种猪),三免Р种用成年公、母猪每年预防2次,间隔6个月。Р4小结Р在养猪业工业化、集约化程度提高的今天,加强猪对疾病的免疫力,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减少猪病带来的损失。综上,加强猪病的防治,从而给养猪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Р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