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社会礼乐和礼乐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赏,成为法家治国的“二柄”。杨先生又研究了孔子对礼的加工和改造,认为孔子曾经整理过《诗经》,其最终目的是以乐配礼。孔子对诗乐的态度继承乐西周的传统而有所提高,主要体现在使《诗》有了伦理道德的内容,因而和礼联系在一起,虽然不免曲解。但孔子又没有把礼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才是最重要的。在孔子的学说中,“礼”是经过孔子改造的“礼”,是“人人之际”应该有的规范行为。从此使传统的礼乐文明,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儒家本身也得到改造,去掉小人儒,走向君子儒,儒、祝从此分开了。孔子提出仁字,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仁”的内涵,乃“德”与“礼”的综合。这是中国传统世界观的转折,由“天人之际”正式转向了“人人之际”。仁也是人的本质,而礼是本质上的彩绘。仁与礼的关系是“绘事后素”。对于仁和礼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后来儒家的分化。重视仁的是思孟学派,重视礼的是荀子一派。但到后世,两派实质上被融合为一了。杨先生还介绍了以后儒家的演变过程,介绍了以后的儒家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的。通读本书,可以发现杨先生具有极深的古文字学功底,因而释读出了许多前人未能准确释读的甲骨文和金文。杨先生对古文献的熟悉程度和运用自如的能力,大大加强了本书的论证力度。杨先生又善于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古史问题。如他结合了古代的历法和现代的天文学知识,大体推断出了西周营建洛邑的时间。杨先生对古史的考证,不仅局限于文献材料,还很注重出土文物给我们提供的线索。此外,杨先生此书的一大特点是大量的运用民族学上的材料。如在论证西周的明堂时,他将其与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大房子”作比较,认为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杨先生还注重亲身考察,如武王伐商的路线问题,他便亲自去实地考察过而有所收获。杨先生虽是古史辨大师顾颉刚先生的弟子,却反对过分疑古,对于《周礼》等被认为是伪书的古代典籍,通过细致的分析,认为它们并不是伪书,而且有很大的价值。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