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风霾与雾霾:试论中国历史时期的“霾”【毕业论文】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  |  页数:81 |  大小:936KB

文档介绍
“扬沙”、“扬尘”、“雨土”、“雨沙”等则属于扬沙天气或沙尘暴。这对于我们把古代霾对应到现代气象词语有指导意义。张德二在《沙尘暴古代已疯狂》(《科学中国人》 2002 年第 3 期)一文中也得出了相似结论。另外还提到沙尘暴的影响范围也有变化,若以历史上沙尘暴记录的南界来表示这一范围,南界位置随北方可能尘源地区干湿状况的不同而南北摆动。《历史时期我国沙尘暴东渐的原因分析》( 宋豫秦、张力小,《中国沙漠》 2002 年第 6期) 一文认为自汉代之后,沙尘暴发生的范围开始向东扩展,至元明清时期,其发生范围扩展到几乎整个华北地区,这一发展趋势虽与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密切相关,但农业经济开发活动向西北地区的转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还有很多断代和分区域的历史沙尘研究。《唐代沙尘灾害研究》(赵喜惠、杨希义,《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 年第 6 期)讨论了一向被认为温暖湿润的唐代的沙尘情况,文章区分了霾、浮尘、沙尘暴的概念,并分别对应了文献记载。《明代北京的沙尘天气及其成因》(高寿仙,《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3 期)一文对《明实录》中的沙尘天气记录进行了初步整理,并简单分析了明代北京沙尘天气的特征和成因。《 1463-1913 年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序列复原及初步分析》( 邓辉、姜卫峰,《地理研究》 200 5 年第 3期) 整理了华北地区明、清、民国时期地方志和有关正史、实录史料,对 1463 至 191 3 年间有关沙尘天气的记录进行了时间分布特征分析。《中国北方过去 2000 年沙尘事件与气候变化》(张自银、杨保,《第四纪研究》 2006 年第 6 期)依据冰芯、树木年轮等自然记录和历史文献记录, 分析了中国北方不同地区近 2000 年的沙尘事件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王社教在《清代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 《地理研宄》 2008 年第!期) 文中,系统整理了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