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法。第五六经者,特重善恶之念,升坠迅快,生清净意,远秽恶行。第七八经者, 善恶之念, 男女爱欲, 是升坠之因, 生死根本( 离欲恶不善法, 别解脱戒是真正方便) 第九十经者, 觉盖离欲, 是禅定道路。若得善巧方便即各入道, 亦是法随法行之总道, 依此精密修行必能得心,得心之后。如何守护不退,当依下品所说。增壹阿含经学记卷四比丘能海学抄及记护心品第十有十经第一经者, 若依上品经说, 念恩成信, 治心去盖, 离欲恶不善法, 精修不息, 必能得心相应。此品示教示培养守护之法令不退失而复增长。如是无放逸行者, 所谓护心也。如是比丘常守护心有漏( 入于) 有漏法,当彼守护心有漏(入) 于有漏法(时) 便得悦豫( 战胜生喜),亦有信乐。住不移易, ( 得定) 恒专其意, ( 若有退失) 自力劝勉,无放逸行,欲漏未生不生,已生使灭,余漏亦尔。比丘于彼无放逸行,闲静一处,恒自觉知( 刻时正知) 而自游戏, ( 习久) 欲漏心便得解脱。余漏亦尔, 已得解脱, 便得解脱智, 知生死已尽, 乃至更不受后有, 如实知之。复次云何为漏?即是我慢、我痴、我见、我爱( 一串相连) 总凡烦恼随一皆漏,犹如坯器,浸流不止,若能治止,则得解脱,若得治心方便名解脱智生。一者,照见境物及心之本性( 上品法门) 二者,于境不颠倒沾附,能识境明白三者,明治无明,无明者我慢等等能明此三者说了不难,对境则迷,护持之法,有三一、精修别解脱戒二、努力于一子品识心之法更加资粮三、学修慧行刻念法门第二经者, 佛说修无放逸行, 即是不触娆不恼害于一切众生, 此是正示别解脱戒戒体戒行( 诸恶莫作)。复次善法者,说八圣道( 众善奉行) 以此自修,亦复广布,法施于人,便能自护其心, 得无放逸行。第三经者,观指施以增长无放逸行,则能护心,佛教比丘。檀越施主,应当恭敬,如子孝顺父母,此何以故。⒈养之侍之,长益五阴,于阎浮刹地,现种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