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教育局长在校长培训班讲话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43 |  大小:88KB

文档介绍
,存在对其才有意义。因此,对任何东西的好坏之分是对各人而言的,世界上找不到一样东西对所有人来说是好东西或对所有人来说是坏东西。就其内容而言,简而言之,人们心目中信什么、需要什么,就是其价值观,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什么?追求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精神目标系统。最高层次的信念就是信仰,是主导的信念。信仰是信念的升华,没有信仰的人就是没有灵魂。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特有东西(形式),当信仰变成现实目标时就成了理想。信仰、理想、信念体现为行动就是一种取向和态度,就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价值观就是人们心中评价事物的标准系统。人们心目中用以评量事物之轻重,权衡得失取舍的“天平”和“尺子”。俗话说:“人人心中有杆秤”就是一种标准,衡量事物的标准。人们就是用这样的天平和尺子去衡量、评判一切人和事物,从而得出自己的态度和选择。所谓“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如有人讲这个事物还不太理想,就是还不完全达到标准。价值观属于道德观念的范畴。它需要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最有价值,什么样的行为和动机是光荣的高尚的,是有益于社会和大众并值得大力宣传和提倡的,什么样的行为和动机是丑陋的卑劣的,是有害于社会和大众并需要大力谴责和鞭挞的,努力形成人们共同认同的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的凝结。人们往往因生存状况、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价值观。比如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世界各国对“体罚”就有三种评判标准:根据严格的基督教人生观而允许学校体罚的“英美型”;基于人道主义和人权思想而禁止体罚的“大陆型”和从重视自觉纪律立场出发,禁止违反社会主义教育原则的体罚的“社会主义型”。同时,由于生活和实践活动的多变性,稳定的价值观会经受许多考验。每当发生重大事故、困难和挫折或环境的变化、认识的变迁等都会诱发价值观的改变。价值观的改变是人的根本改变。因此能否坚守正确的价值观不动摇,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场挑战。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