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为 0.4um 的圆筒状结构, 称为超螺线管, 这是染色质包装的三级结构。d、超螺线管进一步折叠、压缩, 形成长 2-10um 的染色单体,即四级结构。压缩 7倍压缩 6倍压缩 40倍压缩 5倍 DNA 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 200bp 长约 70nm )( 直径约 10nm )( 直径 30nm , 螺距 11nm )( 直径 400nm 长 11~ 60um ) (长 2~ 10um ) 5、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内共生学说的主要内容及证据。内容: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细菌和蓝藻。主要论据: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 ⑵线粒体和叶绿体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很多类似细菌而不同于真核生物; ⑶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 ⑷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 ⑸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的特征; ⑹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6、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细胞结构基本特征上的主要区别。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①生物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真核细胞以生物膜分化为基础,分化为结构更精细、功能更专一的基本单位——细胞器,使细胞内部结构与职能的分工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重要标志; ②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化:由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复杂化,遗传信息量相应扩增,即编码结构蛋白与功能蛋白的基因数首先大大增多;遗传信息重复序列与染色体多倍性的出现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一个重大标志。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的装置和程序也相应复杂化,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有严格的阶段性与区域性,而在原核细胞内转录与翻译可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