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解也没有对话,“对话”给人一种敬畏历史的观念,且能够平心静气地了解与理解历史的心态。同样是两个人在说话,可以是争吵也可以是审判,所以倡导在历史中对话、与历史对话、在对话中学习历史, 首先是营造一种平等的学习氛围, 师生平等不只是一个空的名词, 而是在课堂给学生以思考权、发言权与异见权, 这既包涵问题设计的智慧、倾听的技巧, 也有着对学生回答回应的技巧等。其次, 历史已经过去, 它不能言、不能语, 有人就以为可以随意地打扮历史, 殊不知, 对历史没有“了解之同情”就很难悟到历史所予人的力量与智慧, 用批判、审视或漠然的眼光对待历史是无益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 这既包涵着从多个角度看历史,也要还原历史的场景去理解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制度、政策的宏观叙述, 忽略了历史上个体的感受,对伟人的叙述流于近乎经典的名言,而中学生做为学习者,最容易体会的又恰恰是一个个平凡个体的感受, 教师在设计中特别地把制度的影响转换人物的切身体会, 把伟人的高深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言与行, 有助于学生能够“近距离”地解读历史,从而为平和地看待历史上的人和事做准备。第三、以“对话”为载体的历史教学如何突出解决核心历史问题?本课以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论述“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为起点, 围绕这一起点, 反复就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的思考与实践与之对照, 通过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上的几进几退, 突出反映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艰难与反复, 体现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道路实践之不易, 从而突现当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成就之难能可贵。但是, 得之于“对话”,也受制于对话,对话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很可能受时空的限制,让学生难以进一步分析, 比如说斯大林与布哈林的对话本是岳麓版教材中的一个材料, 由于学生对布哈林不太了解, 也由于二人对话不太经典, 所以很难全面地反映那个特殊的时代两条路线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