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 2。,占全省面积的9.5% 。该区域东、南两面与湘东、湘中的低山上陵区接壤,西与武陵、雪峰山为界, 北与汉江平原相连,为一东、西、南三面高峻,北部开口之盆地,地势低平,平均海拔在 50m 以下,全区海拔 50m 以下的平原占 75% ,其次是河湖水面有 3026 km 2。,占 15%. 阶地、低山、残山面积占 10% 左右。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其接纳四水,吞吐长江过水,据1999 年的统计数据,天然湖泊面积 2691 km 2,洪道面积 1258 km 2,为一个纵横交错的水网区。该区域包括的 2个含水层系统如下: ①洞庭湖平原孔隙水含水层系统(Ⅵ 1),地表除局部由浅变质岩、花岗岩、古近系红层组成海拔 100m 以下的残丘外,绝大部分为海拔 25~50m 的河湖淤积平原和人工围垦平原。区内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广泛,含水层结构双层或多层叠置,累计厚度最大可达 334m ,一般厚 100 ~200m 。根据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可分为两个含水岩组,I含水岩组上层多出露地表以潜水为主,局部承压,平均厚度78m ;下层部分出露地表以承压水为主,局部为潜水,平均厚度 38.54m ,上下两层含水岩组水量较丰富。Ⅱ含水岩组位于 I含水岩组之下,地表无出露,为承压含水层平均厚度 30.88m ,含水层埋深一般在 60m 以下,最深地段沅江一带达 180m 。②洞庭湖环湖垄岗化平原孔隙水含水层系统(Ⅵ 2),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分布最为广泛,其次在残山及低丘地带,尚有红层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也有分布,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极为零星。孔隙水分布在湘、资、沅、澧四水漫滩,各级阶地和河口三角洲地带,含水岩组为全新统冲积砂砾层,具二元结构,上覆 10m 左右的亚砂土、亚粘土,地下水以潜水为主,局部微承压,水位埋深 5~10m 。湘北凹陷平原地下水系统共划分为 65个含水层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