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引黄蓄水条件下衡水湖湿地保护措施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49KB

文档介绍
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积极涵养水源,提高植被覆盖率,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和衡水湖争水的问题,使所蓄的水更多用于湿地生态建设。Р 相关单位要积极支持衡水湖国家级自然湿地保护工作。每年汛期,当气象及云层条件适宜时,只要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就能促成降雨过程的出现或有效增加降雨量。从近年衡水地区的降雨情况看,每年实施人工增雨作业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衡水湖周边的年降水量多数年份保持或接近多年平均降雨量值,未出现大的干旱年份。气象农业部门应及时利用雷达技术搜捕降水云层,分析云量的走向,达到增雨最佳效果。降水量的增多会相对减少渗透和蒸发损失,也可减少与周边农业节水的矛盾。此项技术如果能够逐步实现,将会对衡水湖湿地保护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将会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如按每年在湖区人工降雨50毫米计算,就等于湖区增加水资源量400万立方米,经济效益尤为明显。Р 5 借助有利时机和条件,多时空调水Р 经过多年的工程改造,在各河上相继修建引蓄水工程,由于各河上游的蓄水拦截,来水已经很少。在滏东排河上,由于河道内修闸拦水,下泄量大大减少,而且水质受到污染,综合利用的价值很小。滏阳河水系虽然面积很大,但由于上游兴建了大量的拦蓄工程,到衡水境内也基本无水可引。Р 卫运河是海河流域中较大的水系,水资源较为丰富。据临清水文站1919~2002年八十年的水文资料分析,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6.38亿立方米。掌握卫运河水量及水质变好的时机,引入衡水湖,是引水、引好水的一个重要措施。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在卫运河故城段引水口附近设立监测断面,根据水情、水质变化情况,掌握变化规律,抓住有利时机,引水入湖。Р 6 结语Р 按照国家南水北调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衡水将迎来优质的长江水,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矛盾得到缓解,地下水超采情况得以缓解。衡水湖这一国家级自然湿地面临的水面不足和水质恶化的险境也将得以化解。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