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修蓝博士语录-零极限全文》.doc

上传者: |  格式:doc  |  页数:45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如何清理每样东西的, 但是我只是持续地去做。无论如何“我爱你”这样的话会坏到哪里去呢? 活动当中,慧林博士对着我说:“约瑟夫,你如何区别出记忆跟灵感呢? ”我没听懂问题,也如实回答我没听懂。“你如何知道,某人是自己给自己制造了癌症,还是神性给他们制造的,以这一挑战来帮助他们呢? ”我静默了一会,我试着去推理这个问题。你如何知道,一件事是经由你的大脑,还是经由神性大脑而来呢? “我不知道。”我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慧林博士说。“那就是为什么你们要持续去清除,清除,清除。你们要清理任何事、每件事, 因为你们不知道哪个是记忆哪个是灵感。你们要清除到零极限的地方,就是零状态。”慧林博士阐述说,我们的头脑对世界只有非常小的视野,它不但不完整,还不准确。直到我读了盖伊? 克莱斯通的《任性的头脑》我才认同这一说法。在《任性的头脑》一书中, 克莱斯通阐述了那些, 证明了我们的头脑在我们有意识决定去做什么之前, 就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实验。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 一位名叫本杰明· 李伯特的神经学科学家, 把人跟脑电图成像仪连接在一起, 这样就能看到人们大脑里发生的变化了。实验显示: 在人有意识想做某事之前, 一股活跃的大脑波动就已经产生了,亦即表明意图产生于无意识,之后才进入清明的意识。克莱斯通写到,李伯特“发现意图先于行动 1/5 秒——但是在意图之前 1/3 秒总是出现活跃的大脑波动。”根据威廉· 艾芬,他的书《关于愿望:为什么我们想要那些我们想要的》“类似于此的实验表明,我们的决定并非产生于意识或理性行为。恰恰相反, 它们生成于我们无意识的头脑, 当它们上升到意识的层面, 我们就据为己有、视同己出。”从事这些有争议的、有启迪性的实验的家伙,本杰明· 李伯特本人,在他自己的书《头脑时间》里写到:“无意识里产生的意图去行动的过程是无法被意识掌控的。只有之后的自发行动的过程才能被有意识地掌控。”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