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规格的粗集料达一年。粗集料试验室常规项目为:颗粒级配、压碎值指标、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粗集料试验室常规项目频次: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集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照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一次。碎石检验按JGJ52-2006标准中有关规定进行,若检验不合格,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加倍复检,若仍不能满足要求,按不合格处理,不得投入使用。选用的粗集料应在试生产前应进行碱活性试验。若粗集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其砂浆棒膨胀率小于0.1%,否则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当所采用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在0.1%~0.2%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3.0㎏/m3,且应按要求进行掺合料和复合外加剂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膨胀率在0.2%以上时禁止使用。碎石在生产、堆放、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得与泥土、杂物等有害物混杂,防止颗粒离析。堆料高度不得大于5m,储存碎石的料场及搅拌站料仓,经常检查有无离析碎石及聚积石粉成堆的现象,定期消除,同时注意碎石5-10mm存放区和10~20mm存放区是否有混淆的现象,在上料的时候注意料仓存放的碎石粒径的区别。细集料细集料采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的湖北尖山厂中砂,细度模数为2.6~3.2,其性能指标见检验报告。细集料进场后按不同产地、规格、品种分批贮存和堆放,砂按JGJ52-2006标准中第4条规定分批验收,在生产、堆放、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得与泥土、杂物等有害物混杂。选用的细集料应在试生产前应进行碱活性试验。细集料的碱活性应首先采用岩相法检验。若细集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则采用砂浆棒法(快速法)进行检验,当膨胀率<0.1%时,直接使用;当膨胀率在0.1%~0.2%之间时,混凝土中总碱含量不得大于3.0㎏/m3,且须进行抑制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以使用;膨胀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