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浅谈余华作品《活着》的悲剧色彩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我们身上。三活着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在那样的年代遭遇那样的痛苦,有些人说: “死了比活着还痛快。”因为死了就不会遭遇那样的痛苦, 也不会像福贵那样亲眼看着自己身边最亲的人一个个地死去, 留下自己孤苦伶仃, 内心是何等的凄凉, 试问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得了这样的痛苦?也许在那个年代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悲剧,是无法避免的,每天都衣不蔽体,饥饿无食择, 被人唾弃。难道真的是这样吗?活着有什么意义呢?福贵没有选择死去而是默默承受, 家珍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默默等待。是什么让他们能这样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是忍耐的态度,是活着的责任与义务,活着他们就有责任去承受生活赋予他们的苦难,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忍耐就是活着的意义,纵使悲剧也要奋不顾身。历史的变迁, 时代的进步, 地主早已不复存在, 但是家珍的善良, 对丈夫的专一与不离不弃,那样的刻苦铭心着实让我们感动。也许时代的脚步很快,但是我们不能够为了追逐却忘记了停留, 把所有该随身必备的东西都抛弃了, 也不能够一味地保留不该保留的东西, 忘记了活着的意义, 那么活着就跟死没什么两样了。活着的意义在于忍耐命运所安排的一切, 无论苦难还是疾病。承担你命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上天既然安排了,那么就一定有它的道理。四结语作者余华认为:“人生不能承受的, 不是存在, 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其实承受是体现价值的所在,活着既是起点,也是终点,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作者写这篇文章能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活着的意义。参考文献: [1] 寇荣波: 《向死而生,为活着而活着――〈活着〉的存在主义解读》, 《青春岁月》, 2012 年第 13 期。[2] 廖青鹏:《〈活着〉之小说与电影的跨学科研究》,《电影文学》, 2012 年第 6 期。[3] 司雯雯: 《小说〈活着〉与电影〈活着〉的差异浅析》, 《电影评介》, 2011 年第 15 期。(仇燕玲,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讲师)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