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不锈钢的腐蚀(精)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2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破坏,严重降低其机械性能,强度几乎完全损失,往往使机械设备发生突然破坏,是不锈钢最危险的一种破坏形式。晶间腐蚀可以分别产生在热影响区、焊缝或熔合线上。在熔合线上产生的晶间腐蚀又叫刃状腐蚀。 10 晶间腐蚀多发生在 450 ℃~ 850 ℃时工作、中等浓度硫酸、高浓度硝酸和有机酸等酸性介质中发生及没有固熔的不锈钢。腐蚀形式是不锈钢基体的晶粒边界受到加速腐蚀。产生这种腐蚀的原因是晶界处贫铬造成的。 B、晶间腐蚀产生的原因现以 18 —8 型奥氏体钢( 例如 1CrI8NI9) 来说明晶间腐蚀产生的过程。室温下碳元素在奥氏体的溶解度很小,约 0. 02-0 . 03 %( 质量分数) ,而一般奥氏体钢中含碳量均超过 0. 02-0 . 03 %,因此只能在淬火状态下使碳固溶在奥氏体中,以保证钢材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但是这种淬火状态的奥氏体钢当加热到 450 ℃~ 850 ℃或在该温度下长期使用时, 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大于铬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 当奥氏体中含碳量超过它在室温的溶解度(0. 02-0 . 03 %)后。碳就不断地向奥氏体晶粒边界扩散,并和铬化合, 析出碳化铬 Gr23C6 。但是铬的原子半径较大,扩散速度较小,来不及向边界扩散, 晶界附近大量的铬和碳化合形成碳化铬,所以在晶间所形成的碳化铬所需的铬主要不是来自奥氏体晶粒内部, 而是来自品界附近。结果就使晶界附近的铬含量大为减少, 当晶界含铬量小于 l2%( 质量分式)时, 就形成“贫铬区”。造成奥氏体边界贫铬, 当晶界附近的金属含量铬量低于 l2 %时就失去了抗腐蚀的能力, 在腐蚀介质作用下, 就在晶粒之间产生腐蚀即产生晶间腐蚀。从上可知,晶间腐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晶粒边界形成贫铬层造成的。 C、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影响因素(1) 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影响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 18 —8 型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影响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