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美学常识必备——中国书法美学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2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类是也。”都是指的这种笔势往来呼应。笔势在一幅已经完成的书法作品中, 痕迹并不显露, 介于有形无形之间。但这却是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所不可缺少的。杰出的书家善于利用这种势能, 甚至有意制造和加强这种势能, 一气呵成地写完一幅作品, 使字字之间充满了有形( 牵丝) 和无形( 意连) 的呼应, 如同一个人周身血脉畅通, 精神完足, 所以《书筏》也说“名于无笔笔凑泊之字。”反之, 若写完一笔再考虑下一笔, 中断了笔与笔之间的势能, 那就是《续书谱》所批评的“图写其形,未能涵容,皆支离开不相贯。”作品当然活不起来。明代张绅在评论王羲之《兰亭序》时曾说: “古之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 有章法, 有篇法。终篇结构, 首尾相应。故羲之能为一笔书,谓《序》(即《兰亭序》)自‘永’字至‘文’字,笔意顾盼, 朝向偃仰,阴阳起伏,笔笔不断,人不能也”。王羲之的《兰亭序》不仅每个字结构优美,更注意全篇的章法布局,前后相接应,有主题, 有变化。全篇有二十个“之”字, 每个结体不同, 神态各异, 暗示着变化, 却又贯穿和联系着全篇。使全篇从第一字“永”到末字“文”一气贯注, 风神潇洒, 不粘不脱, 表现了王羲之的精神风度, 也标出晋人对于美的最高理想。毋怪唐太宗李世民和唐代各大书家那样酷爱它了。他们临写兰亭时, 各有王羲之不同的笔意, 褚遂良和欧阳询的摹本虽神情不同, 但通篇的章法、分行布白, 却不敢稍有变动, 足见其章法的迷人之处了。笔势呼应在行草书中是比较容易体现的,因为其中笔画之间乃至字字之间,往往有牵丝游动相连。《书谱》说: “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就是指草书的笔势呼应是有形的。而如果因此而认为楷书之间由于没有有形联系, 便得出即无呼应关系的结论则就错了。楷书的每一笔其实是不可割裂开来分成一笔一笔写的, 它们之间是通过无形的笔意来呼应的,这一点,初习书者是不易体察到的。所以,苏东坡说: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