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民煮成之盐,交给扬州盐商设在各盐场场镇的“公垣”统一收购,堆廪待销。1-44.清代淮北晒盐工艺规程。清代淮北晒盐工艺,沿袭明嘉靖以来旧制。盐户虽不煎而晒,习惯上仍称“灶户”。民国农学家李积新著《江苏盐垦》,对旧时淮北晒盐法有具体介绍:“淮北池晒之法与淮南不同。灶民于海滨筑池数座,互相衔接。先于年前蓄卤于井,名之曰‘拿寒潮’。必冬令引潮入井,卤味方厚。迨至来年小满节前后,始以井卤入铺筑之圩池,经日之后,卤水凝集,以竹帚扫之。风日和好,自朝至夕,即可成盐,粒大而坚,业盐者名之曰‘小满前后十八扫’,盖一年之旺产,均收效于此一月之中。产量之旺歉,年虽不同,要之,一以日晒,一以草煎,难易不啻天渊。方今淮南草价昂贵,以草供煎,得不偿失。晒盐则无藉乎草,时日少,成本轻,产量多。故晒盐较煎盐之利,以目今物价论,殆逾晒盐成本十三倍云。”这里的蓄卤井,是指贮存卤水的深池塘。1-45.晚清淮南海势东迁。清代三百年,黄海沿岸最重要的地理变化是淮南地区海水东退,陆地东伸。海势东迁的原因,是自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夺淮入海以来,黄土高原数以亿万吨计的泥沙,被黄河干流带入海洋,导致黄海滩涂迅速淤涨。南通地区的“北海湾”日渐缩小。淮南煎盐生产能力在乾隆、嘉庆年间达到高峰,其后年产能力不断下降。到晚清光绪年间,海岸东移比较宋代不下百里。原来海水能到的地方,现在不能到了。原来的盐区逐步演变为农区。原来分给淮南煎盐承担的广大销区供不应求,不得不将部分淮南盐销区让渡给淮北晒盐。1-46.板晒盐的发明与规程。清代乾隆、嘉庆之际(1790年代),两浙盐区定海县(在舟山群岛南部)岱山岛盐民王金帮,偶然发现毛竹扁担的凹处所积之卤经日照凝结成盐,受到启发,即用家中门板盛卤试晒,果获成功。用板晒盐比之用草煎盐费省产高,劳动强度较轻,岛上盐民群起效法。咸丰中,该岛连年天灾,盐民迫于生计,携带盐板乘船逃荒至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