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与金融项目逆差:中国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唯一路径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985年短短五年时间日本的金融账户持续逆差累计达到了1360亿美元,使得日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比重由基本没有扩张到8%,严重威胁到了美国。但由于日本在政治上对美国的依附,日本同意了由美国主导逼迫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生效后,日本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一年时间里日元大幅度升值,从320日元兑1美元升值至80日元兑1美元,使得非居民持有日元的预期收益几乎丧失殆尽,加上此时日本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减速,日元与美元、马克、英镑相比优势已经不大,境外投资者已经不再愿意大规模持有日元通货进行国际长期储备。丧失了上世纪70-80年代战略机遇期的日本最终走向了衰退,主要是由于此时在国际上对日元的需求量已经大幅度减少,尽管日本不断想增加日元国际供应量,由于没有日元储备的需求者,没有形成较大的境外日元储备。而日元快速升值后严重打击日本的出口,导致日本国内实体经济衰退,同时日本国内流动性充斥的状况因日元流出日本的数量不够,而没有得到缓解,形成泡沫经济。 РР 前西德则完全不同,早在1956年前西德就在贸易顺差和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金融账户基本自南开放。在德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上世纪70-80年代,原西德马克开始成为硬通货,与日元一样进入持续升值通道,从1972年3,22马克兑l美元升值到1980年的1.79马克兑1美元。但是西德政府采取的不是鼓励西德企业和公民用美元去买境外资产的政策,而是通过金融项目逆差直接输m马克,增加国际货币市场上的马克供给,这既可以缓解境内流动性膨胀的状况,又可以缓解马克升值的压力。这是真正的流动性“疏导”政策,同西德的“疏导”政策相比。当时日本鼓励用美元到境外购买资产的政策不过是“拒绝再输入美元”的政策。西德这个时期对外输出累计达680多亿美元的马克,同期日本不过输出30亿美元的日元。这也大幅度缓解了因持续经常项目顺差导致的德国国内资金充斥的情况。在美国滞涨、日本国内资金充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