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工具创新给社会带来的成本。再次,努力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规范体系,推动各个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和金融创新。最后,由于农村经济建设对资金有多元化的需求,农村金融机构就要有针对性的提供差异化产品,推动崭新的金融品种打进农村市场。Р (四)完善农村法律环境,依法保障农村的金融支持Р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法律对金融支农做出强制性规定,即使有,也只是形式上的小范围的规制。所以加强立法进度,以强制性的法律手段推动和鼓励适当的资金流向农村是可取之策。建议以立法来规制中央银行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程度的监督指导程度,核定合适、科学的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以及相应的退出机制,保证其应有的合法权益。此外,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我国政府还需考虑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的“脆弱性”。一旦遭遇这些不可抗力,农民便会减收甚至绝收,此时只能等待政府救助[5]。因此,国家必须从宏观层面推出农业保险法,对保险额度、费率、条款以及财政补贴等等方面给出严格准确的规定,以法律形式规制政府在农业保险中充分发挥职能和作用,严格避免政府支持的随意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高效的金融支持。Р Р参考文献:Р [1]殷薇婕,蔡麟.从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看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现象[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8):12-13.Р [2]主丽娜.浅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增长[J].经营管理者,2011,(19):33-34Р [3]赵欣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J].价格月刊,2011,(01):27-28.Р [4]阮素梅.安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9):41.Р [5]张红宇,徐充.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障碍分析[J].理论探讨,2010,(04):17-18.Р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管理学院)